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史,感悟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,12月20日晚,bwin必赢唯一官网“字斟句酌——寻一段汉字之风韵”SQTP小组专程请到了来自人文学院的池昌海教授,面向全校同学展开了以“字里字外皆乾坤——汉字漫谈”为主题的汉字知识讲座。
现任bwin必赢唯一官网汉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的池昌海教授为bwin必赢唯一官网汉语史研究中心专业研究员,对汉语文字有着深入的研究。讲座一共分为“人生糊涂识字始”、“人生识字文明史”和“汉字的委屈和困惑”三个部分。分别讲述了历史上由汉字引发的误解与事实,汉字对人类文明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,以及汉字发展到当今面临的质疑与困惑。
古往今来,太多家喻户晓的冤假错案都引自识字之士。在这里,池昌海教授带着同学们串联起了那些因为“会识字”而引发的历史悲剧: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政策和愚民思想、明清时期盛行的“文字狱”等。进入现代以来,类似的记录也层出不穷,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外乎是文革期间,对于知识的绝对否定。这种偏激的观点遗留到了现在,以至于某些时候人们保留着“书呆子”、“秀才造反十年难成”的偏见。
然而,池昌海教授指出,从更多方面来说,汉字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传承者。汉字集简单和复杂于一体。简单表现于其“以类象形,会意形声”,也是因为这份“简单”,汉字拥有了区别于其他字母文字的独特气质。汉字的复杂表现在它摩形与会意的结合,表意与记音的结合,特殊字的历史印记,修辞格式的丰富性,衍生出的文学形式等。池教授还以“字”为例,结合它在《诗经》和《左传》中的用法,生动地向在场同学展示了“字”的含义在历史上的变迁。此外,他还指出,离开了汉字这个载体,很多意韵便难以保持。《天净沙.秋思》的意境很难被另一种文字诠释得恰到好处。
讲座的最后,针对目前学界流行的“弃简复繁”的呼声,池教授提出了争锋相对的观点:汉字简化并不是文化流失的表现。他指出,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绝大部分在年代久远的书卷中都可以找到,并非为了简化而捏造得来。池教授认为,汉字的简化进程还将继续下去,但不会丢失它独特的表意能力。汉字,将一直是中华文明最坚定的传承者。
池教授的精彩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落幕。不少同学纷纷走上讲台,与教授探讨自己对汉字使用的看法。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真正走进汉字,了解汉字,让汉字成为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声的最有力的符号!
(文:姚青青 图:沈燚宁)